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镁业动态 > 2008年上半年辽宁省镁质材料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2008年上半年辽宁省镁质材料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08-08-19
  • 浏览量:875
【字体:

今年上半年全省镁质材料行业克服煤、电、油、运涨价及土地使用税增加、人民币升值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生产、销售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6月份,全行业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156亿元,同比增长21.9%;完成工业增加值40.6亿元,同比增长20.8%;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同比增长17.2%;出口创汇5.4亿美元,同比增长92.9%;实现利税21.7亿元,同比增长20.6%,其中:实现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14%;上缴税金11.1亿元,同比增长27.6%

二、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1、主要产品产量保持较快增长。1-6月份全省共生产轻烧氧化镁235万吨,同比增长10.3%;烧结镁砂(含中档镁砂、高纯镁砂)255万吨,同比增长17%;电熔镁砂66.7万吨,同比减少3.3%;镁质耐火砖107.4万吨,同比增长13.1%;不定型及其它镁制品168.1万吨,同比增长19.2%

2、深加工产品出口大幅上升。16月份出口镁质材料165万吨。其中轻烧氧化镁26.6万吨,同比下降17.6%;重烧镁砂29.8万吨,同比下降45.8%;电熔镁砂19.7万吨,同比增长17.7%。镁砖41.8万吨,同比增长39.1%;其它氧化镁47.1万吨,同比增长33.2%。

3、产品结构调整成效显著。200744家企业共新建及改造的48个项目已投产和达产,加快了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16月份烧成砖产量40.1万吨,同比增长15.6%;不烧砖产量67.3万吨,同比增长11.1%;不定型产量65.6万吨, 同比增长22.2%,镁质耐火材料制成品所占比重不断提高。营口盼盼集团镁质墙板、丹东兴科公司阻燃剂等项目的建设,推动产品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

4、重点企业拉动行业发展。全省32户重点企业镁制品总产量487万吨,占全行业58.5%;销售收入81.5亿元,占全行业54.3%;出口创汇4.6亿美元,占全行业85.2%;实现利税12.8亿元,占全行业59%。重点企业呈现集团化、规模化的趋势,对促进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5、节能减排工作进展顺利。岫岩轻烧窑已改造40座,能耗从每吨产品耗煤350公斤降低到260公斤,预计年内改造300座轻烧窑,扒掉150座轻烧窑;轻烧氧化镁出料现场污染治理已在辽宁佳益岫岩镁制品有限公司试点,目前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海城牌楼利用电熔镁粉尘生产高纯镁砂、海城华宇重烧镁砂粉尘再利用、大石桥华盛利用直流电与全封闭除尘技术生产电熔镁等项目,为行业发展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1、原燃料价格上涨,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与上年相比,国内矿石、刚玉、石墨、树脂等原料,煤、电、油、运等生产要素,土地使用费和人员工资、保险等成本上升对企业和行业盈利能力已经造成明显影响。

2、产能过剩,产品供求失衡。全省165家电熔生产企业,1048台电熔炉,产能400万吨,市场需求只有150-160万吨;烧成砖64条隧道窑,产能130万吨,市场需求80-90万吨,预计年底达到75条隧道窑;镁碳砖、高纯镁砂等产品也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盲目投资项目不断激化供求矛盾,将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3、产品质量下降,个别产品失去部分出口市场。由于高品位矿石紧缺,造成原料产品质量下降,个别产品MgO含量下降0.5个品位;含MgO98.5%以上的电熔镁砂由于成本、销售价格过高,在国际市场上几乎没有销售;中档、重烧等产品销售价格接近国外公司成本,也有失去部分国际市场的可能。

四、下半年经济形势预测

全省镁质材料行业资源整合将更加深入,一批新项目将陆续建成投产,煤、电、运价格增幅趋缓。钢铁、水泥、玻璃、有色冶金等相关行业市场需求仍在增加,对耐火材料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预计下半年生产销售仍将保持一定增速,总体经济效益有望略好于去年。

 

相关文章